3月2日上午,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《重慶市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實施方案》(簡稱《實施方案》)解讀新聞發布會。重慶日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市將深化中心城區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分期分批啟動其余區縣(自治縣)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爭取到2025年,全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“無廢城市”共建機制基本建立,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步下降,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。
據介紹,《實施方案》聚焦全域“無廢城市”、數字化“無廢城市”和川渝“無廢城市”共建,提出了“5+5+10”系統任務,即圍繞工業、農業、建筑、生活、危險廢物等5大領域發展模式問題,強化制度、技術、市場、監管、全民行動等5大體系建設,實施強化頂層設計引領、深化源頭減量措施、優化收運體系建設、提高資源利用水平、優化提升處置能力、提升風險防控能力、推動完善支撐體系、構建全民行動體系、加強區域交流合作、堅持創新引領示范等10項重點任務。
為打造跨區域“無廢城市”共建排頭兵,川渝兩地將積極探索開展跨省市“點對點”定向利用豁免管理,推進毗鄰地區利用設施共享;探索聯動推進國家電網川渝電力公司建設“無廢集團”;開展固體廢物領域減污降碳路徑及數據核算方法研究;推動重慶中心城區與成都市“雙核”無廢聯動,強化四川省廣安市融入重慶都市圈無廢共建,聯合推動高竹新區無廢建設等。
通過一系列舉措,重慶將力爭到2025年,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,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“一張網”,廢棄農膜回收率90%以上,分類收運餐廚垃圾全量資源化利用,原生生活垃圾實現“零填埋”,建筑垃圾規范消納率達到100%等。到2027年,將形成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成果,實現全域“無廢城市”、數字化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全國領先。
新聞多一點>>>
重慶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六大關鍵詞
關鍵詞 全域覆蓋
2023年,重慶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將實現全域覆蓋,新增城市生活污泥處置能力4萬噸/年,實現中心城區污泥處置從協同處置為主向專業化處置為主轉型,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10萬噸/年,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500噸/日,基本實現主城都市區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、全焚燒”。
關鍵詞 無廢城市細胞
我市將出臺《重慶市“無廢城市細胞”建設技術指南》,建設一批“無廢城市細胞”。比如,在“無廢菜市場”、“無廢醫院”、綠色低碳工廠建設、生活垃圾分類及經驗模式等方面總結經驗做法;探索開展“無廢集團”建設試點,深化危險廢物跨省轉移“白名單”制度;在全市1至2個基礎好、意愿強的區縣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融資模式創新試點。
關鍵詞 綠色建筑
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期內,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、減少污染、為人們提供健康、適用、高效的使用空間,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。今年末,我市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將達到85%以上。到2025年末,全市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將達100%。
關鍵詞 零填埋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市將加快推進6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和6個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建設,實現主城都市區、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垃圾焚燒和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全面覆蓋,確保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”。
此外,通過深化街道(鎮)、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,健全以家庭廚余為重點的垃圾分類成效評估機制等措施,今年我市將爭取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40%,其他區縣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37%。
關鍵詞 靜脈產業園
結合循環經濟產業發展,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市將優先打造渝北、璧山、潼南等3個工藝技術水平一流、協同處置效應明顯、生態環境友好的綜合性“靜脈產業園”。2030年前,重點培育渝北、璧山、潼南、綦江、榮昌、墊江、開州、黔江等8個綜合型靜脈產業園。到2035年,全市共打造建成24個靜脈產業園。
關鍵詞 綠色工廠
我市將大力推進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建設,從生產源頭和生產過程減少固廢的產生。到2025年,力爭培育市級綠色工廠400家;加快工業固廢規?;咝Ю?,爭取到2025年,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步下降,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穩定在70%以上。
來源:重慶日報
網絡招聘服務電話:
023-68780444
人力降本外包服務:
023-67701245